心脑血管类药物行业细分市场分析(附报告目录)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特别是中老年)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高血压、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关报告:北京EBET易博(中国)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中国心脑血管药行业细分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1、降血脂药市场分析
受饮食习惯及工作环境的影响,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包括 18岁以上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 40.40%,同时老龄化社会趋势以及生活方式等驱动因素的持续存在将使中国血脂异常患病率向欧美靠拢,得益于国家持续推行的慢病专项治疗经费和公众保健意识提高,以及基层医生调脂理念的普及,未来接受调脂治疗的患者将持续增加。中国血脂异常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基线水平平均<130mg/dl 患者比例接近 80%,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血脂异常患者的治疗呈现知晓率低、受治患者比例低与达标率低的特点。
现在临床应用的降脂化药按其降脂机理和化学结构又可分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 9(PCSK9)抑制剂,烟酸类,贝特类,胆酸鳌合剂类,多烯类,他汀类以及各种复方制剂。
2014-2018年城市、县级公立医院降血脂药销售额
资料来源:EBET易博(中国)市场研究中心
调脂药物中他汀类的销售额超过 90%的市场份额,说明虽然整个调脂药物虽然按其降脂机理和化学结构划分有五类,品种繁多,但临床实践中,真正被医生和患者接受的主要为他汀类。他汀类药物具有选择性好、疗效高、副作用少的特点,可明显降低由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现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主导药物。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匹伐他汀、普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
2、抗高血压药市场分析
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 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降压药(antihypertensive drugs)又称抗高血压药。是一类能控制血压、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降压药主要顺利获得影响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内皮素系统等对血压的生理调节起重要作用的系统而发挥降压效应。我国现行高血压防治指南一线降压药物为: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 受体阻滞剂。推荐以下药物进行组合:利尿剂和 α 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 ARB、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和 β 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 ACEI 或 ARB、钙拮抗剂和利尿剂、α 受体阻滞剂和 β 受体阻滞剂。
2017 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新增 21 个心血管药物,新增的 16 个高血压治疗化药中,复方制剂 14 个,占新增高血压治疗药物的 87.50%。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复方制剂、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的复方制剂成为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