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ET易博(中国)

相关推荐
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行业开展分析(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0-02-17 18:50:13

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行业开展分析(附报告目录)

1、抗肿瘤小分子靶向药物行业开展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的影响下,细胞产生的不正常增生;其中,恶性肿瘤被统称为癌症。癌症是现在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医疗卫生问题,也是最恶性的人类疾病。癌症拥有死亡率高、预后差、治疗费用昂贵的特点,癌症患者通常需要承受巨大的生理痛苦,是现在最急需解决的人类医疗卫生问题之一。

相关报告:北京EBET易博(中国)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中国靶向药物行业开展现状与前景投资预测报告

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2019 年,全球经过诊断的癌症新发病例数为 1,808 万例。其中,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头颈癌、宫颈癌、食道癌和甲状腺癌为前 10 大癌种,前 10 大癌种的合计新发病例数占到了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的 60%以上。其中,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癌的年复合增长率明显高过其他癌种。

2、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量增长分析

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的增长较之全球水平更快。根据中国癌症登记中心的统计,2014 年到 2019 年间,中国经过诊断的癌症新发病例数从每年 384 万例迅速增长到了 429万例,占全球新发病例数的 23.7%。中国癌症每年的新发病例数在未来将会继续快速增长,到 2023 年时,预计达到 487 万例;到 2030 年时,癌症新发病例数预计将达到 570 万例。

中国的高发癌种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癌症以及消化系统癌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中国的前 10 大癌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食道癌、头颈癌、脑/神经系统癌症、宫颈癌和胰腺癌。其中肺癌、结直肠癌、食道癌和甲状腺癌的年复合增长率均高于其他癌种。肝癌是中国特有的高发癌种,占全球肝癌病例的47.5%,无论是诊断、治疗还是预后,都存在着极大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这样的新发病例数增长和分布主要和中国不断增长的吸烟人口、空气污染以及中国特有的饮食习惯相关。

2015-2019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

2-20021GU133915.png

数据来源: 中国癌症登记中心、EBET易博(中国)

现在癌症的治疗方法分为五大类,即手术、放射治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肿瘤免疫疗法。作为最初的癌症治疗模式,手术治疗能够用于一部分恶性实体瘤,并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却无法应用于转移性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以及化疗带来癌症疗法的第一次变革,为更多的癌症适应症带来可及的疗法,然而往往伴随着不可避免的副作用。癌症药物治疗领域经历了重大的改革,由化疗药物演变至分子靶向药物再至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药物能够抑制癌症特定基因、蛋白质、或有助于癌症生长或生存的微环境等,从而抑制或阻断肿瘤进展。随着靶向药物以及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将癌症治疗的临床分类由主要发生部位进一步细分至特异性基因突变,与之相关的靶向型治疗药物能够呈特异性作用于这些突变。癌症的靶向治疗通常分为两种,抗体类药物以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其作用机制多样,可根据其生物特征分为作用于肿瘤细胞生长信号、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免疫逃逸等不同类别。小分子靶向药物是顺利获得化学合成、以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突变作为靶点的药物。与传统抗癌化疗药物相比,小分子靶向药特异性更高。化疗药物由于系统毒性较大,通常会在作用于癌细胞的同时,杀死其它人体健康细胞;而分子靶向药物可以特异性针对癌细胞,从而减少对其它健康细胞的影响。因此,小分子靶向药物较传统化疗药物安全性更高、副作用更少。全球首个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于 2001年在 FDA 获批,为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伊马替尼(格列卫®)。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伊马替尼的出现,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 10 年生存率提升至 83.3%。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截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在 FDA 获批用于癌症治疗的小分子靶向药共计 67 个。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其它类型的小分子靶向药物问世,如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抑制剂等。

4、小分子靶向药行业产业链概览

小分子靶向药物的生产以及销售会受到行业上下游中不同企业的影响。其上游企业主要为原料药供应商,是中国较为稳定的产业。

小分子靶向药生产商的上游产业主要为化学原料药供应商。中国化学药品原料药产业经历了相对较长时间的开展,其生产技术较为成熟、且产业体系较为完备。中国原料药在最近几年产品价格维持相对稳定。其下游的化学药产业,包括小分子靶向药物生产企业,受其波动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同时,中国原料药供应商众多,作为其下游产业,小分子靶向药物生产受原料药供给影响的风险较小。

随着越来越多相关政策的鼓励与约束,小分子靶向药生产商的下游行业,包括患者、医疗组织、零售药店以及分销商,也在近年经历了众多的变化。医药流通企业的经营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药产品的终端价格,并最终影响到医药制造企业的销售收入以及利润。现在正在实施中的“两票制”顺利获得减少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和分销商数量,最终降低药品零售价。随着相关政策的实施以及完善,稳定后的药品流通产业对其上游产业产生影响的可能性较小。

5、影响行业开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6、行业的进入壁垒:研发壁垒、市场准入壁垒、商业化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