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BET易博(中国)

    相关推荐
    自动变光液晶电焊面罩行业产业链分析与有利因素(附报告目录)
    发布日期:2020-01-07 09:29:54

    自动变光液晶电焊面罩行业产业链分析与有利因素(附报告目录)

    1、行业所处开展阶段

    按照变光技术分类,自动变光液晶电焊面罩主要有压控式、磁控式和光控式变光焊接面罩三类。现在,在自动变光液晶电焊面罩产品中占主流地位的是光控电焊面罩。但从稳定性角度看,压控式面罩受外界干扰较少,稳定性更好。

    2-20010F93021393.jpg

    相关报告:北京EBET易博(中国)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自动变光液晶电焊面罩市场调查研究与开展前景预测报告

    压控式电焊面罩靠电压信号控制,当焊接开始时,电压随电流突增而陡降,电源电压一旦低于该预设值,电路翻转,护目镜由亮态变暗态,而此时并未起弧,即还没有弧光产生,所以保证了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即护目镜先于弧光产生而变光。压控式面罩基本不受干扰,稳定性好。

    磁控式面罩存在着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磁控式面罩在弧光产生之前变光,但它在出现焊接短路时,不能恢复到明态,而且其相互干扰严重,甚至其它机器也会对它造成严重干扰。

    光控电焊面罩是一种应用了光探测技术与液晶技术的新型电焊面罩。光电传感电路对电焊产生的光线进行放大,触发液晶的控制电路,并根据预设的光透过率在面罩的液晶片施加相应的驱动信号。液晶作为光阀将改变其透光度,进而滤去电焊产生的红外线以及紫外线,同时将强光减弱到人眼可以承受的弱光。

    2、行业产业链情况

    电焊面罩产品是焊工必需的防护用品,上游行业主要是基础原材料及电子元器件行业,包括遮光镜片、PCB 电路板、太阳能电池、塑料等。 下游行业主要是人工焊接应用领域,包括机械制造业、金属零配件制造、压力容器、钣金加工、建筑工程、电子电气和船舶、模具等。

    2-20010F93324b3.jpg

    (1)上游行业开展成熟,可充分满足焊接面罩行业的原材料需求

    电焊面罩是每个焊工必需的防护用品。随着我国焊接设备、焊接材料产业的快速开展,焊接辅助机具、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的生产制造也迅速开展起来。电焊面罩产业的上游行业主要是基础原材料及电子元器件行业,包括遮光镜片、电路板、太阳能电池和面罩等。

    遮光镜片一般由液晶片(LCD)和红外线紫外线滤光片组成,其中液晶片(LCD)具有特殊的光电性能,在液晶两端加电压后液晶分子会发生一定的旋转,以起到改变光线顺利获得率,调节遮光号的效果,达到焊接防护的目的。液晶片有 TN、STN、DSTN、TFT 等多种类型,自动变光液晶电焊面罩通常使用 TN 型液晶片,我国现在是全世界 TN 型液晶片的主要生产基地。行业的生产厂商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奇美电子等多家上市公司,国内的 TN 型液晶产品具有性价比高、性能稳定等多方面优势,给下游行业的开展给予了良好的支持。除了国内公司,国外的供应商还包括夏普、三星、LG-Philips 等国际知名企业。

    红外线紫外线滤光片又称防护镜片,无论自动变光液晶电焊面罩的控制电路是否正常工作,都具有永久的红外及紫外辐射防护功能,其产品技术重点在于光阻材料的研制,其技术涵盖了有机高分子合成、颜料分散、光化学和涂料制造等多个专业领域。光阻材料的主要供应商均来自日本,如 JSR、住友化学、东洋油墨等,但从生产情况看,国内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涉及红外线紫外线滤光片的制造,例如上广电富士、北京康达应彩、上海剑腾、深圳莱宝等,国内企业生产规模日趋扩大,其中康达应彩、上海剑腾月产量已超过 10 万张,为下游产业的开展给予了较好的支持。

    总体而言,滤光镜片行业的开展日趋成熟,行业内竞争比较充分,相关供应商的市场份额较为分散,利于下游行业的开展。

    (2)下游产业为人工焊接领域

    产品的下游行业为焊接应用领域,现在焊接已经成为一种通用的共性技术。在制造业中,焊接作为关键的加工工艺,通常被安排在制造加工流程的后期或最终阶段,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及其焊接分会的调查报告显示,下游行业按照应用比例进行排序依次为:机械制造业、零配件制造、压力容器、汽车、摩托车、钣金加工、建筑工程和模具等。

    下游产业的开展将带动焊接行业的开展,在焊接使用较多的机械制造业、零配件制造、压力容器、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等行业中,手工焊接仍保有重要的地位。虽然机器人在焊接领域的应用已有所突破,焊接机器人除了可以自动识别,跟踪焊缝之外,还具备 TCP 自动校零技术和与外围设备协调控制技术,但是从适用性角度,这些焊接机器人只能对工程的特定部位进行焊接,面对客户需求的复杂多样化,手工焊接的地位依旧重要。

    在机械制造业中,随着科研技术的开展,焊接已从简单的构件连接方法和毛坯制造手段开展成为制造行业中一项生产尺寸精确的产品的生产手段。不少过去不断用整铸整锻方法生产的大型毛坯改成了焊接结构。类似一些尖端技术如宇航、核动力等也必须采用焊接结构来完成。而为大型焊件配套大型焊接机器人既在技术上较为困难又不如手工焊接经济实用,因此,大型焊接结构通常只能由人工焊接来完成。

    同样,在零配件制造行业,尤其是在对电子元器件装联工艺中,手工焊接不断是不可缺少的操作手段。在批量少和品种多的情况下,自动焊接在生产进度和成本等方面通常并不具有优势,而手工焊接往往更加经济与便捷。此外,在对电子元器件进行维修、调试等操作过程中,机器焊接很难迎合灵活的焊接需求,往往也只能由人工进行焊接。

    在压力容器行业,压力容器是承受内外压力的设备,具有多种结构形式,由壳体、封头、法兰、接管、支座等构成,这些部件均需要顺利获得焊接组装成为一个整体。因此,焊接过程是压力容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压力容器的种类很多,服役条件从低温到高温、从负压到高压、从强腐蚀强辐射到无腐蚀无辐射,对焊接技术的要求也各不相同。由于国内焊接机器人技术还存在较多的缺点,在面对较多种类的焊接要求时,很难实现行业的焊接自动化,这时需要熟练的焊接工人来弥补自动焊接的不足。

    相对汽车制造业而言,在现代的车身结构中,每辆汽车平均要完成 3000 多个焊点,实现 300 多个零件的焊接,才能满足车身质量和安全要求。从 2000 年开始,国内汽车产量始终保持稳步增长,汽车产量已从 2000 年的 206 万辆增加到了 2019年1-11月份的 2,303.8万辆,产量大幅增长,行业的景气开展为焊接行业容量扩大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现在,车身焊接主要有电阻点焊、CO 气体保护焊、螺柱焊以及缝焊等方式。但仍较多地采用了人工操作焊接的方式,部分采用半自动焊接和机器人焊接。

    3、行业壁垒

    (1)经营资质壁垒

    产品作为劳动保护用品,在国内生产销售时必须取得相关许可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统一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颁发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

    此外,国内企业生产的自动变光面罩大多都是对外出口,产品在出口时同样需要相关许可证或者顺利获得相关测试报告。例如产品在出口欧盟时需要具备 CE 证书和 CE 测试报告,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也要符合欧洲 EN379、EN175 等标准;产品出口美国时,则需要顺利获得 ANSI Z87.1-2003 标准的检测。行业存在一定的资质壁垒。

    (2)技术壁垒

    自动变光液晶面罩是一款融合光学和电子技术、美学设计为一体的产品,对产品的光学性能和非光学性能等都有严格要求,在遮光号的光学性能测试下,对棱镜度、屈光度、均匀性、角度依赖性等均有要求,在电子性能测试下,对产品响应时间、色度控制误差、误动作率都有要求,产品的技术参数需达到一定的标准。以明态遮光号为6,暗态遮光号为10的镜片为例,要求的紫外线透过率为:313nm-365nm<0.001% ; 要 求 的 红 外 线 透 过 率 为 : 780nm-1400nm<0.017% 、1400nm-2000nm<0.019%,对应的最长转换时间为300ms(资料来源:国家标准(GB/T 3609.2-2009))。另外,在视窗规格、帽壳人体工学设计、帽壳重量和强度等方面,无论是强制检测组织还是下游客户,均有一定要求。产品的技术含量通常建立在公司长期的研发投入和对专业人员的培养上,新进入的厂商很难达到要求。行业存在较强的技术壁垒。

    (3)市场进入壁垒

    行业内大多数民营企业都以出口为主,营销方式一般是顺利获得直接销售给海外经销商的方式进入全球市场。这样的经营方式使企业与经销商之间产生了较为紧密的联系。

    另外,经销商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自己的品牌形象,对供应商的产品有较为严格和长期的考核过程,一旦敲定了相关产品,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所以,经销商在选择供应商时往往更偏向于在行业内已经有一定口碑的、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这样一个标准的形成需要长期时间的检验。因此,行业新进入的供应商很难在短期内取得经销商的认可。

    4、行业开展有利因素

    (1)手工焊的应用场景不可替代

    根据中国焊接学会的数据,现在从事焊接工作的持证人数达到 1000 万。在焊接应用领域占比较高的机械制造业、零部件制造业、压力容器等行业,人工焊接发挥着焊接机器人难以替代的作用。技术娴熟的焊工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焊接的灵活性,在批量少和品种多的情况下,还在生产进度和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考虑到焊接机器对人工焊接的替代性有限,而焊工对焊接面罩的需求是刚性的,手工焊接量的保障给焊接面罩的开展给予了较大的空间。

    (2)相关立法支持焊接面罩行业的开展

    焊接是我国劳动部门规定的特殊工种之一,我国政府历来非常重视焊接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防护工作,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案)》等法律法规,制定了《劳动防护用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暂行管理办法》、《特种劳动防护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等多项规章制度,并在生产实际中监督实施。这些政策支持为焊接面罩行业的开展给予了保障。

     

    (3)焊工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现阶段,关于焊接劳动保护的培训越来越普及,企业会不定期对员工进行焊接保护方面的培训。职业学校为了使家长更愿意让学生学习焊接专业,在焊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侧重对焊接保护的教育,让学生科研的分析焊接生产的特殊性,分析焊接过程中的主要危害,并针对性的进行自身保护。综合社会层面和学校层面,焊接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整体有了明显的提高。焊工为了能更好的保护自己,将逐渐选用保护性更强、功能更全面的变光面罩来替代传统的黑玻璃面罩,普通焊接面罩的使用周期通常较短,往往 3 个月左右就要更换一次,这也给焊工选择自动变光液晶电焊面罩给予了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