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ET易博(中国)

    相关推荐
    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业前景以及新进入者关注的要点
    发布日期:2020-01-09 10:10:37

    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业前景以及新进入者关注的要点

    1、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业概况

      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业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齿轮组件和传动部件两大类,分别如下:

      (1)齿轮组件

      齿轮组件指轮缘上有齿能陆续在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是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件,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和车辆领域,并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般转速达到3000转/分以上的为高速齿轮。

    相关报告:北京EBET易博(中国)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业开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2)传动部件

      传动系统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其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车辆或机械的驱动轮,产生驱动力,使车辆或机械能在一定速度上运行。

    传动部件中的离合器是主、从动部分在同轴线上传递动力时,具有接合或分离功能的装置。车辆的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在机械运动过程中,操作人可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离合器,使发动机与变速箱暂时分离或逐渐接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向变速器输入的动力。其中,摩擦离合器是应用得最广的离合器。

    离合器在运行中主要靠摩擦材料来传递扭矩,实现离合功能。摩擦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对整个离合器总成的性能有直接影响。

      纸基摩擦材料自1957年问世以来,工业发达国家均在致力于开发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纸基摩擦材料制备技术,并广泛召开了摩擦磨损性能和综合性能研究。纸基摩擦材料产品制造在国外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以摩托车离合器和轿车离合器为例,主机配套量和维修配件使用量非常大,但是几乎都被国外企业垄断。美国、日本的先起步企业对纸基摩擦材料的技术进行严密封锁,特别是纸基摩擦材料的关键造纸技术有一套非常完善的保密措施,对外不开放、技术不转让、不办分厂、甚至对主要工程技术人员实行终身供养,以防技术扩散。

      另外,在工程车辆领域,主要使用粉末冶金基摩擦材料,适合在低速、大扭矩工况条件下使用。在一级方程式赛车和飞机领域,主要使用碳基摩擦材料,性能优异,但制造周期长,成本昂贵。

      2 、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行业开展状况

      齿轮和传动部件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新兴产业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性基础零部件,在汽车、风电、核电、高速铁路、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齿轮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规模以上齿轮制造企业1000多家,骨干企业300多家。2014年齿轮产品销售额达到2245亿元,约占机械通用零部件总销售额的61%。我国齿轮产业不但成为中国机械基础件中规模 大的产业,而且产业规模已经位居 首位。

      我国齿轮产品正从中低端向高端转变,部分高端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汽车自动变速器、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时速≥350km/h高铁齿轮传动装置、工程机械变速箱等高端齿轮产品仍大量依赖进口,对外贸易逆差巨大。2014年,我国齿轮产品进口额高达156. 28亿美元,同比增长15. 11%;出口59. 75亿美元,同比增长12. 42%;贸易逆差高达96. 53亿美元,同比增长16. 85%。

      在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业的下游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车辆制造业和工业。现在我国齿轮组件的三大市场(车辆齿轮、工业通用齿轮、工业专用齿轮)中,车辆齿轮约占齿轮市场总额的六成,汽车齿轮又约占车辆齿轮的六成,即汽车齿轮占整个齿轮市场近40%的比重,汽车产业是齿轮组件 重要的下游产业。其次是工业专用齿轮,约占需求总额的24.5%,工业通用齿轮约占总额的13.8%。离合器产品也主要应用于汽车工业,包括乘用车、商用车、摩托车、非道路车辆等。

      3 、行业壁垒

      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行业不仅具有资金密集型特性,而且是高技术领域,对企业人力资源、研发能力、工艺技术水准、以及制造装备均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工程机械液力传动装置、高速和大型船舶传动装置和兆瓦级风电齿轮箱等领域,发达国家为保护其领先地位不断对我国采取严格的技术输出控制。进入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行业的主要障碍包括:

      (1)资金壁垒

      第一时间,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行业涉及到大量的机加工、热处理和检测,产品制造、过程检测和总成试验装备均必须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生产和检测设备,其中许多装备国内无法给予,进口价格昂贵,所以高端产品的装备投资巨大;其次,一些高端的行业产品,尤其是高端齿轮箱和变速器产品的原材料价格高,制造工艺和过程复杂,在生产过程中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第三,由于高端产品的技术含量高,导致产品研发周期很长,前期产品开发投入巨大。因此对新进入者形成明显的资金壁垒。

      (2)技术和质量壁垒

      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行业同时也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由于产品对性能的要求较高,因此生产企业的工艺水平和技术储备要求也较高,企业只有顺利获得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不断的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另外,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能力必须顺利获得主机或整车厂商的严格审核,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完成检测、认证程序后才能进入配套体系。因此,齿轮和传动部件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具有明显的技术和质量壁垒。

      (3)品牌壁垒

      齿轮和传动部件产品,是汽车、工程机械、轮船、飞行器等机械产品的重要基础性零部件,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将造成整个动力传递系统失效,并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长期以来由于质量过硬经受住市场检验的产品形成了优秀的品牌形象,优质品牌带来的信誉对市场拓展影响巨大。由于齿轮和传动部件产品的技术复杂性,品牌的建立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对于配套企业,只有研发能力强、产品质量稳定、服务水平高、管理良好的生产厂家才能取得优良的品牌影响力,并对其他竞争者形成进入壁垒。

      (4)渠道壁垒

      车辆零部件供应体系有着清晰的层次。以整车生产为中心,形成了三个协作层次。第一协作层主要是总成配套厂,直接为整车企业给予配套,厂家总量少,规模大;第二协作层以零部件配套厂为主,围绕各自的总成厂形成较小区域配套网,厂家大小不一;第三协作层以原料厂和工艺厂为主,为零件厂、总成厂以及总装厂给予原料和工艺加工。

    总成配套厂商的标准较高,除产品质量和稳定性方面,还要求具有规模生产的能力。整车厂对总成供应商的开发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供应商选择与认证、供应商投产准备、生产与持续提高。整个开发过程可能要经历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与整车厂商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逐渐开始规模化供应。只有优秀零部件企业才有机会进入第一协作层,因此对于其他相对实力不足的企业构成了渠道壁垒。

      4、齿轮和传动部件行业开展前景及趋势

      (1)产品技术提升,高端替代明显

      齿轮和传动部件作为动力传递的主体,在成套机械装备和车辆中具有关键作用。由于近代计算机技术与数控技术的开展,使得机械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产品技术含量。在《中国齿轮行业“十三五”开展规划概要》中提出,高端齿轮产品制造能力大幅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总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齿轮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重点装备及大型工程配套需求,工业机器人精密减速器、盾构机TBM重载减速器等高端齿轮产品自主配套比例达到50%左右。高端齿轮产品出口额显著提升,进口额大幅降低,进出口贸易逆差降低60%左右。

      (2)信息化带来设计和制造的革新

      长期以来,我国齿轮和传动部件产品设计不断沿用静态的经验设计方法。虽然也用计算机来做一些计算、画图工作,但也只是对国外产品的模仿。设计信息化是齿轮和传动部件创新设计的基础。

    制造方面,未来将形成由中高档数控装备联线、高速高精度加工中心、高刚度和大功率在线补偿技术、机器视觉测量、在线质量控制系统、柔性夹具、智能化调度、智能刀具管理、智能化网络监控等组成的智能柔性生产线。信息化带来了整个设计和制造环节的革新,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带来了生产方式和流程的巨大变化,使整个产业的经营模式逐渐变化。

      (3)产业融合成为大势所趋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到来,关联度越来越高的产业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共同课题,需要建立广泛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已不再是给予产品这么简单,而是从源头上打破产业之间壁垒,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合理利用各方的资源,进行前瞻性的产品设计与开发。

    以纸基离合器的研发和生产为例,除了机械行业技术以外,还需要造纸行业的技术和有机高分子领域的技术,形成了一个产品需要多个产业的协作完成的情形。

      5、行业风险性

      (1)高端产品竞争力不强的风险

      齿轮和传动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传动系统,其特点是精密、高效、安全、可靠,上述特点要求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检测过程需要遵循较为严格的标准。近年来,我国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开展和进步,但国内产品大多还属于中低档产品。高档产品现在主要由国外企业生产,对技术、工艺、材料的要求更加苛刻。另外,高端产品除需要得到客户的认可,还需要第三方认证,需要试验性验证、小规模试用、持续改进等一系列程序,经历长时间的相互磨合,在确认性能稳定可靠后,才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整体上我国高端产品竞争力较弱,从而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差,限制了企业研发投入,又使企业开发高端产品的能力严重不足。

      (2)研发投入不足的风险

      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行业作为一个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投入需求较多,而国外先进企业研发投入一般在销售额的5%左右,高的甚至超过8%。而国内企业研发上的投入较少,行业研发投入总平均水平不到销售额的1%,导致前沿产品开发严重滞后的局面。研发投入的不足使得国内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存在着较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