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工艺品行业将从小规模手工作业迈向大规模集成化、产业化开展
1、铜工艺品行业概况
铜工艺品行业的历史源远流长,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之中。铜工艺品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人类远古的红铜、青铜应用初始,其最早、最基础的技法,第一时间是铜材料的冶炼加工和铸造技术,随着锻打、成型、着色等铜雕技艺不断出现并多样化,铜工艺品逐步开展成一门集艺术性、工艺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独特艺术形式。
铜材因其独特的金属光泽感、抑菌性、延展性,广泛地应用在文化创意、商务建筑、个人住宅、人文景观、公共设施等多个领域。按照铜工艺品的应用场景,可以将其分为铜建筑装饰品和文创工艺品两大类别。铜建筑装饰品,是指全部或部分结构由铜构件承担的建筑,其大规模的应用在近现代建筑领域,大概可以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主要包括三种形态:一是全部由铜构件组成的,二是承重结构为其他材料,其余部分为铜构件组成的,三是单一或多种建筑部件为铜构件组成的。铜文创工艺品,是指将铜材作为创作媒介,融合文化元素与创意设计,制作出的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和观赏性的工艺品,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铜雕壁画、铜制器皿、铜制家具、铜制摆件等。
铜工艺品行业的开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红铜时期,红铜多为高纯度天然铜,因质地柔软,人类仍以石器为主,此为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的过渡;青铜时期历经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800多年,青铜器雕刻工艺高超、用途广泛,是铜工艺品的高速开展期;黄铜时期从隋唐至明清,黄铜因色泽金黄、延展性好,在艺术品和工艺品领域广泛应用,铜工艺品行业走向兴旺;现代铜雕技艺开展期始于19世纪80年代至今,其间因改朝换代、战争等因素一度衰落,改革开放后,受思想解放、经济开展等影响重获生机,21世纪后规模化、集团化企业涌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开展和消费结构转型,铜工艺品迎来规模、产品数量与类型、艺术水准均达新高度的开展黄金期。
铜工艺品开展历程
资料来源:EBET易博(中国)
2、铜工艺品行业上下游情况
(1)产业链结构
铜工艺品行业上游为以铜材为主的金属材料行业和油漆、包材等在内的非金属材料行业,下游则为个人消费行业、景观设计、商业建筑和公共设施等。
铜工艺品产业链
资料来源:EBET易博(中国)
(2)上游行业分析
铜工艺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铜材,其价格易受宏观经济波动、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现在国内的铜材市场供应较为充足,并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北、西藏、甘肃、安徽、山西、黑龙江等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从2005年到2024年,全国精炼铜产量呈现整体上涨的趋势,具体如下图所示:
2005-2024年我国精炼铜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EBET易博(中国)
(3)下游情况
铜工艺品的下游应用行业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个人消费、景观设计、商业建筑和公共设施等行业。其中,个人消费市场现在增长较快且为铜工艺品行业未来开展的重要领域。随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高净值人群及中产阶层人群不断扩大,消费者的日常消费能力也随之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至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67177亿元增长到48789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9%,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巨大。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例已达到35.83%,在国民经济中贡献比例较高。
2005-202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资料来源:EBET易博(中国)
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生存和开展型消费,对享受和欣赏型消费的需求也在增加。铜工艺品因其观赏性,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在景观设计方面,由于财政对文旅事业的大力支持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铜装饰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开展机遇。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的投入。根据国家财政部的数据,自2008年以来,国家对文旅的投入快速增长,到2019年逐渐趋于平稳并保持高位。文旅事业的投入不仅促进了各地古建景观的建设和文旅产业的快速开展,也为铜工艺品行业给予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商业建筑领域,铜工艺品应用整体稳定,随着经济开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商业建筑美观性、品质感与独特性要求提升,铜工艺品因独特金属光泽、良好耐腐蚀性和可塑性,在幕墙、门窗、屋顶及室内装饰等方面应用渐广。从中国铜消费结构看,电力占47%、家电14%,建筑仅8%,显示铜工艺品在商业建筑领域仍有较大开展空间,未来随装饰设计理念更新与技术工艺进步,其应用将更广阔。
近年来,公共设施作为铜工艺品的重要应用领域,在城镇建设更新政策支持下稳步开展。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推进文旅融合,同年中共中央办公厅等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开展规划》要求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这些政策有助于基础设施开展的同时,也为铜工艺品给予了广阔开展空间。
3、行业开展趋势
(1)跨界融合,持续开展
铜工艺品行业正迈入一个创新与变革的新时代,其核心趋势聚焦于跨界融合与持续开展。在这一背景下,铜工艺品不再局限于传统艺术品范畴,而是持续融入科技、设计、家居、文化等多个领域,顺利获得跨界合作探索新的表达形式与应用场景。铜工艺品行业持续探索“创意+”合作新模式,顺利获得与现代科技、设计理念、文化IP的融合,转变传统销售和服务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还显著增强了品牌竞争力。同时,构建“手工文化+创意旅游”新模式,充分利用铜工艺品行业的独特优势,将地方传统工艺与旅游体验结合,携手各地博物馆,共同打造一系列铜工艺品体验旅游项目,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消费,为行业转型升级给予新思路与契机。此外,鉴于铜材具有独特金属光泽和耐腐蚀性等优势,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未来铜质家居用品市场潜力巨大。
(2)“互联网+”助力产业升级转型
随着互联网和电商品牌化运营模式的兴起,铜工艺品行业正经历重大转型。随着“中国数字”文化产业的迅猛开展,铜工艺品行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生产与销售模式,而是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从设计、生产到销售、服务的全链条数字化改造。这一变革不仅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还顺利获得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拓宽了市场边界,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同时,“互联网+”还将促进铜工艺品行业的创新设计。基于数字化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升级后的产业极大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这一变革不仅将促进铜工艺品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开展,还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丰富、多元、便捷的文化消费体验,有助于铜工艺品行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加速前行,驶入高质量开展的快车道。
(3)行业标准建立和品牌化运营
现在,铜工艺品行业产业分散度较高,企业开展水平参差不齐,既有能够规模化生产和承接大型铜装饰工程的知名企业,也有小规模的家庭作坊。市场秩序尚不完全规范,因此建立健全行业标准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以铜工艺品为代表的工艺美术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正在加速推进。2022年11月7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牵头创建全国工艺美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志着行业标准建设将进入更加健全完善的新阶段。此外,铜工艺品行业整体正处于调整与转型阶段,传统的个人口碑传播销售模式逐渐衰落,众多手工艺人和企业正持续创造需求,顺利获得微视频传播、直播带货、整合跨界资源、强化创意IP等方式,实现自我增值与规模化开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化运营,各地的知名企业逐渐崭露头角。未来,铜工艺品行业将从小规模手工作业迈向大规模集成化、产业化开展,更多知名品牌将应运而生。
《2025-2031年铜工艺品行业市场调研及开展趋势预测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开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专利、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EBET易博(中国)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给予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