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防护用品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分析(附报告目录)
1、行业基本概况
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所必备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对于减少职业危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劳动防护装备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劳动防护用品产业的建立与开展,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后和工农业的开展而建立与开展起来的。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劳动防护用品产业的开展,改革开放有助于了中国劳防用品产业的全面开展。现在,我国劳动防护行业在充分学习西方知名品牌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后,市场上的经营能力和产品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初步形成了一条从生产、品牌、渠道、推广、代理机制到展会、媒体、产品检验检测的产业链,建立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面临着良好的开展机遇,是具有光明前景的朝阳产业。而且,现在人们的安全健康意识普遍提高,劳保用品的适用范围已从传统的对劳动者的防护扩大到对公共安全领域的防护,开展成为一种新型的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迅速开展,一些新的产业不断出现,传统的劳保用品已无法适应这种开展,如芯片半导体等产业的开展带来防静电类产品的需求,化工产业的开展带来酸碱类化学品防护类产品的出现。大到一个产业,小到家务劳动,都需要劳动防护用品。
相关报告:北京EBET易博(中国)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全球及中国劳动防护用品行业供需格局及前景分析报告》
经过多年的开展。我国劳动防护用品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营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数千家,数十万人为安全生产给予各类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也从初级产品逐步开展到门类齐全,有较高技术要求的高品质的产品,有的产品已经开始进入国际市场。随着劳动防护用品产业开展,在全国已经初步形成上海、浙江安全鞋产业集聚区,山东高密、江苏南通、浙江台州防护手套产业集聚区。这些集聚区的开展也有力地有助于了中国劳保用品市场的开展和产品更新。
2、行业上下游关系及价值链的构成
从劳动防护用品行业上下游看,上游主要为面料、纤维行业。上游方面由于面料和纤维属于国内常见的原材料,市场供应充分且有较为成熟的交易市场,因此劳动防护用品行业对上游行业的依赖性较小。
劳动防护用品行业下游方面,劳动防护用品行业涉及全国各行各业,对国民经济的开展与产业开展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其应用领域十分宽广,主要应用于石油、石化、电力、能源、物流、军工、医疗、化工、烟草等领域。随着国家安监部门对劳动作业安全程度的重视和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下游行业市场需求量在不断扩大,这对劳动防护用品的快速开展产生巨大的有助于作用,下游行业对劳动防护用品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产品的自主研发和技术革新起到了持续地有助于作用。因此劳动防护用品受市场需求情况的影响较为显著。
(1)电力行业
电力工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基础性产业和公用事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开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电力需求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
(2)烟草行业
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与消费国,生产并消费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卷烟,八项指标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有3.5亿烟民,占世界总数的25%,其烟草生产占全球的35%,而烟草销售占全球的32%。近年来,我国烟草行业重点品牌呈现出加快开展的良好态势,产销规模持续做大,市场份额显著增加。同时,随着国家对于烟草行业“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战略目标的实施,烟草行业兼并重组不断推进,行业集中度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中国烟草制品业企业单位数为106个;企业存货金额为4303.2亿元,同比下降5.9%;资产总计为10750.9亿元,同比下降3%;营业收入为10605.4亿元,同比增长7.8%;销售费用为128.2亿元,同比下降3.1%;营业成本为3572.4亿元,同比增长1.9%。未来,随着国内整体市场行情的好转、中国消费者对烟草的持续增长的需求以及烟草行业资源整合带来的产能优化升级,中国的烟草行业未来呈现较为乐观的态势。烟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劳动保护用品行业重要的下游产业。
(3)物流行业
物流过程是一个将企业采购、生产、制造、销售等功能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中间环节,是现代社会及企业开展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润源泉”。当前,伴随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围内服务经济的开展,物流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跨国化、规模化和网络化等现象已经成为全球物流产业开展的重要趋势。与国外物流开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现在尚处于开展中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给予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多样化的业态已经形成。
物流业在近期内增长速度放缓,但是未来随着仓配一体化、共享物流、多式联运、众包物流、城乡双向物流以及线上线下O2O融合等物流改革趋势,物流行业未来将呈现惊人的开展潜力。物流行业的持续快速开展将进一步带动劳动保护服产业的进步。
3、行业特性
(1)区域性
劳动防护用品行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企业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主要与当地安监部门的监管力度和企业的重视程度相关,因此劳动防护用品市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域开展较为成熟,国内主要是以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为主的华东地区、广东为主的华南地区以及北京、天津为主的华北地区三大板块。
(2)周期性
劳动防护用品的下游行业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全国各大国企、央企、民营企业由于国家安监部门监管的加强和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劳动保护服的需求逐渐转变为刚性需求,因此该行业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不大。与国内宏观景气程度并没有明显的关联性。
(3)季节性
劳动防护用品行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具体而言,春季和夏季表现为行业的销售淡季,而秋季和冬季表现为行业的销售旺季。主要原因系秋冬季服装所需面料较多,制作工序较为复杂,因此产品价格和盈利水平较春夏季服装更高,因此劳动防护用品行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4、行业竞争格局
劳动防护用品行业在我国属于朝阳行业。劳动防护用品行业的竞争集中体现在研发能力的竞争、生产能力的竞争和销售渠道的竞争。行业中的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和实际开展情况,着重于某一方面或者多方面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从而在国内形成不同的业务模式和开展途径。
劳动防护用品行业由于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各个劳动防护用品领域国际巨头和跨国公司都占据着中国高端防护品市场。一些拥有高科技含量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多功能防护服、防电弧服、防水渗透服的先进制造技术都由一些国际知名劳动防护用品制造商如霍尼韦尔、3M、梅思安、代尔塔等占据。这些国外知名防护用品生产商在全球已经形成了自主品牌优势,无论在研发水准、产品质量、外观设计、生产规模还是管理水平上都代表了防护用品行业领先水平,具有高度现代化特征,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都占据着劳动防护用品的高端市场。
相比之下,我国劳动防护用品产业仍然在不断的摸索和研发阶段。从市场需求来看,国内市场对中低端和高端劳动防护服都有需求。普通防护服的市场空间大,技术含量低,需求较为稳定,是国内传统防护品制造商主要的竞争领域,但是产品质量与国外先进制造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产品质量较低。而高端的阻燃防静电防护服、防水渗透防护服、防电弧服、医护防护服等高附加值防护用品在国内也存在着一定的需求,但由于国内研发的产品与欧美知名品牌企业相比在品质上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基本被知名外资品牌垄断。
综上所述,现在我国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厂商品牌众多,而需求基础庞大,导致行业仍处于产业开展初级阶段,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行业竞争形成低端市场价格竞争为主、高端市场品牌竞争为主的局面。中低端市场的市场化竞争程度较高,而高端市场以国际知名品牌为主。根据国外同行业的开展经验,随着我国劳动防护用品产品质量的提高、研发能力的增强以及品牌知名度的树立,行业的集中度将逐步提高,最终形成若干代表民族工业水平的知名品牌。
5、行业开展趋势
(1)劳动防护用品产业将往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开展
现在我国的劳动防护用品企业规模较小,地域分布比较分散,产业集中度较低。大多数的企业仍停留在分散的,个体的,手工作坊式的陈旧生产方式上,具体呈现出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产品质量差,处于低质量、低效率的经营状态,与我国经济高速开展不相适应。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上一些大型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如3M、霍尼维尔、雷克兰等已进入我国市场,参与我国劳动防护用品市场的竞争。国内劳保市场在学习这些先进品牌技术与经验的同时,也在将分散的财力,物力,人力以及市场资源等进行重新组合,向规模化,集团化开展。
(2)劳动防护用品科技含量在不断提高,往舒适化、多功能化方向开展
随着科研技术的开展国民安全意识的提高,劳动者对劳动防护用品不仅要求稳定的产品质量以及安全防护性能,还要求产品要有舒适感和美感,使得穿着美观、大方、简便、舒适。同时,产品多功能性也是今后劳动防护用品质量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在特定的生产环境中有着多种职业危害因素,要求劳保服装集产品多种功能于一体,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劳动者安全与健康。如石油工人所穿的工作服,应具有阻燃、防静电、防水拒油等多功能要求因此研究开发劳动防护产品的多功能性,也是未来劳保行业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3)劳动防护用品市场更加规范化和法制化
现在由于劳动防护用品产业的法规建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开展,一些企业采取不正当的经营手段生产和销售不符合标准的、粗制滥造的产品,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现在国家正在不断加强劳保行业的政策监管力度,在已经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以及《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等法律法规中多次强调劳保行业规范化的重要性,并加重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的刑事处罚力度,来严厉打击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劳保产品。未来,加强产业法制建设,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将成为规范劳动防护用品行业的重要方向。
(4)劳动防护用品市场将往国际标准化、现代化目标前进
产品标准是生产劳动防护用品的依据,也是衡量劳动防护用品的尺度。没有科研的产品制造标准,就生产不出高质量的劳保产品,更不能有效的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现在,我国已经有一些大型劳动防护用品制造企业开始采用国际标准来生产劳动防护用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劳动防护用品市场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升服务与质量,并逐渐实现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同时,劳动防护用品行业正在往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上现行。越来越多的劳动防护服制造企业开始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来替代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模式,从而使国内市场的竞争逐渐从价格竞争转变为以时间、成本和质量为主的三要素竞争。未来,随着国家持续有助于制造业向自动化、信息化等先进方向升级,国内大型劳动保护用品生产企业将逐步加大对生产设备的资金投入以及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劳动保护用品产业国际化、现代化的开展趋势将有助于本土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变,实现全面产能升级和产业更新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