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行业技术特点及进入壁垒(附报告目录)
1、云计算行业概述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该模式可使用户顺利获得与云计算服务商的少量交互,快速、便捷地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并按用户需求调取计算、存储、网络等各类资源。
相关报告:北京EBET易博(中国)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全景调研及未来开展展望报告》
云计算服务模式及部署模式分类
资料来源:EBET易博(中国)市场研究中心
云计算按服务模式分类可分为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及 SaaS(软件即服务):
(1)IaaS 主要由云服务商向用户交付计算、网络、存储以及其他基础资源。用户无需自购服务器、存储设备及网络宽带等设备设施,也不用对底层的云基础架构进行控制和管理,顺利获得购买租用 IaaS 服务商给予的基础资源来运行操作系统和发布应用程序。IaaS 服务商一方面为用户节省了机房租赁、设备硬件购置、管理维护等方面的成本支出,一方面交付的基础资源服务可以在任何时点被用户提取使用。
(2) PaaS 主要向用户给予的是运行在云基础设施之上的软件开发和运行平台,PaaS 向下顺利获得 IaaS 层调用硬件基础资源,构建应用部署基础和集成平台,向上为 SaaS 层给予开发语言和工具,为用户创造更加容易运营和部署的软件开发环境。
(3)SaaS 则主要向用户交付完整且可以直接使用的软件应用,这些应用程序运行在云基础设施之上,可以顺利获得各种各样的客户端设备访问。SaaS 代表性产品包括 OA、CRM、ERP、云邮箱等通用型产品服务。SaaS 软件可以在 PaaS 层部署的平台环境中进一步开发,也可以在 IaaS 层使用基础资源独立研发。
2、全球云计算市场开展情况
云计算服务最早于 2006 年为亚马逊所推出,经过了十多年的开展,云计算已经从概念阶段逐步走向了实践阶段。近几年全球云计算市场总体保持较快增长,2018 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 3,058.00 亿美元,较 2017 年的 2,602.00 亿美元增长 17.52%。到2020 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 4,114.00亿美元,2016 年至 2020 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 16.99%。
3、国内云计算市场开展情况
(1)国内公有云市场
我国公有云市场开展相对北美、欧洲等地区起步较晚,基数小,因此开展速度快,开展潜力大。2018 年国内公有云市场规模则达到 71.85 亿美元,同比增长66.82%。2018 年至 2022 年我国公有云市场复合增长率达 39.91%,在 2022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75.31 亿美元。
不同于全球公有云市场,IaaS 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18 年中国 IaaS 市场规模为 46.83 亿美元,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中占比高达 65.18%,主要原因为我国云计算市场开展仍处于对计算、存储等传统 IT 基础资源的替代过程中,云服务商主要致力于用 IaaS 这样的云服务形式向企业给予 IT 基础资源。
(2)国内私有云市场
4、云计算行业技术特点
(1)大规模集群管理能力
云计算在底层需要管理分布在全世界各地数据中心中成千上万的服务器、网络传输设备等资源,既要保证服务器稳定、优异的性能,又要保障云计算服务的可用性、数据的安全性,对大规模集群管理能力要求非常高。
(2)虚拟化技术
(3)安全保障能力
云计算需要解决多租户之间的安全隔离,将不同用户进行安全切分,确保一个用户不能获取其他用户的信息,保障所有用户的安全,防止被外部用户恶意攻击。云计算服务商必须要有强大的安全技术,来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
(4)通用性要求
云计算可以构建在不同的基础平台之上,有效兼容各种不同种类的硬件和软件基础资源,其中硬件基础资源主要包括网络环境下的三大类设备,即计算(服务器)、存储(存储设备)和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软件基础资源包括单机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云计算需要具备兼容不同软硬件资源,支撑不同应用运行的能力。
(5)高效的资源运维能力
云计算技术对基础 IT 资源进行自动化集中管理,使企业无需负担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由云计算平台实施资源调度,将资源流转到需要的地方。在系统业务整体升高情况下,云计算可以启动闲置资源纳入系统中,提高整个云平台的承载能力;在系统业务负载下降的情况下,云计算可以将其他闲置的资源转入节能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绿色、低碳的效果。
(6)支持按需自助服务和按量计费
5、云计算行业壁垒
(1)市场准入壁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的规定,国家对电信业务经营者按照电信业务分类,实行许可制度;未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从事电信业务经营活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在我国从事云计算业务需要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其获准经营的业务种类、服务项目一般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内容分发网络业务、国内互联网虚拟专用网业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业务等。相关经营许可证的获取门槛较高,监管组织对申请企业资质条件的审核较为严格,行业进入许可制度构成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2)技术壁垒
。。。。。。
(3)人才壁垒
。。。。。。
(4)市场品牌认知壁垒
。。。。。。
(5)资金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