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铝合金行业:轻量化浪潮下的市场机遇与竞争格局
1、新能源汽车铝合金行业概况
铝合金材料的广泛应用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铝合金密度小、强度及刚度高、抗冲击性能良好、抗腐蚀性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部位的汽车零部件,是主流轻量化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车身系统、三电系统和底盘系统质量占整车质量比重约为75%-85%,是轻量化技术应用开发重点。
新能源汽车铝合金主要应用部位
资料来源:EBET易博(中国)
我国单车用铝量有较大增长空间。我国轻量化技术开展路线计划于2025年、2030年实现车辆整车质量较2015年减重20%和35%的目标,其中单车用铝量分别超过250KG和350KG。而根据国际铝协数据,2020年国内传统乘用车用铝量仅约138.6KG/辆,纯电动和混动新能源乘用车单车用铝量分别为157.9KG和198.1KG,国内汽车单车用铝量渗透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铝平均单车用量路线图(KG)
资料来源:EBET易博(中国)、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1)电池盒
电池盒是新能源汽车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上盖和下壳体,是电池系统安全性的重要保障,需要满足高精度、耐腐蚀、耐高温、抗冲击等性能。电池包占整车质量约20%-30%,而电池盒占电池包质量约20%-30%。同等尺寸下,铝合金电池盒替代钢制电池盒可减重20%-30%,因此铝合金材质是电池盒的主流方向。
作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电池盒在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和轻量化趋势下有较大增长空间。以新能源汽车2024年销量1286.6万辆,电池盒单车价值4,000元简单测算,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盒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514亿元。
新能源汽车电池盒市场规模(亿元)
资料来源:EBET易博(中国)
(2)车身结构件
汽车车身是整车中最大型的构件,约占汽车重量的30%。车身轻量化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铝合金制造车身是实现车身轻量化的有效举措,可以达到车身质量减轻40%的效果。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逐年扩大,车身材料应用将不仅仅局限于钢,铝合金材料将更多地应用到车身结构零部件产品,包括减震器塔座、各类连接件、副车架、前后防撞梁、机舱纵梁、门槛梁、座椅横梁等。
门槛梁是车身结构件重要组成部分,是车身下端重要支撑部件,对整车抵抗承重以及正面、侧面碰撞引起的变形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减少碰撞对乘员的冲击,保护乘员安全。新能源汽车的碰撞除可能造成乘员伤害外,还可能引发动力电池爆炸的极限安全事故。具备足够强度和韧性的门槛梁可以吸收碰撞能量,起到有效保护电池的作用。
传统汽车门槛梁多数采用钢板冲压后焊接复合而成,钢板密度远远高于铝合金,导致车身门槛梁重量偏重。采用高强度钢或热成型钢制作门槛梁可以有效提高强度,但吸能及减重效果有限。铝合金材质门槛梁不仅可以提升侧面碰撞的吸能效果和防撞效果,更好地保护电池,也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景气度不断提升,同时受益于轻量化开展趋势,铝合金门槛梁市场开展前景可期。
2、新能源汽车铝合金行业竞争格局
铝合金产品市场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趋势下的热门赛道,市场规模快速扩张。尽管存在新工艺技术和高规模资金投入壁垒,一大批竞争者试图抓住打破传统汽车产业零部件供应链体系机遇,争夺铝合金产品广阔的增量市场。铝合金产品市场现在处于快速成长周期,竞争激烈,尚未形成稳定竞争格局。我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开展,配套产品、技术和规模在全球具备一定的竞争力。现在,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是铝合金产品市场的主要竞争参与者。
3、行业内主要企业
行业内主要企业有新铝时代、旭升集团、明泰铝业、文灿股份、嵘泰股份等企业。
行业内主要企业介绍
资料来源:EBET易博(中国)
《2025-2031年新能源汽车铝合金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及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涵盖行业全球及中国开展概况、供需数据、市场规模,产业政策/规划、相关技术、竞争格局、上游原料情况、下游主要应用市场需求规模及前景、区域结构、市场集中度、重点企业/玩家,企业占有率、行业特征、驱动因素、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主要壁垒构成、相关风险等内容。同时北京EBET易博(中国)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还给予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PHPOLICY:GY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