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医药中间体行业产业链与主要进入壁垒分析(附报告目录)
1、抗生素行业开展概况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法,全身用抗细菌药通常分为 8 个亚类,分别为头孢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及林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硝基咪唑类和其它抗感染药物等。现在以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为主的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占全球抗生素市场的 70%。
相关报告:北京EBET易博(中国)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9-2025年中国抗生素医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调研及前景预测报告》
我国医药市场前三大药物品种为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和心血管系统药物。2018年主要中间体中除了头孢曲松粗盐和用于生产磷霉素系列产品的左磷右胺盐产量下降,其它抗生素中间体产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长。青霉素工业盐产量同比增长10%,供应出口量同比下降24.5%,6家生产企业国药威奇达、石药和内蒙古常盛制药产量、出口量同比均有下降,哈药总厂、华北制药和科伦川宁生物产量同比增长且涨幅均超过30%;7ACA产量同比增长3.2%,主要生产企业国药威奇达产量下降4%,石药产量增长23%,科伦川宁生物产量增长81%。头孢曲松粗盐产量下降58.2%,5家生产企业除了山东鲁抗产量增长,其余都有所下降。
2、产业链和竞争格局
抗生素医药中间体行业上游主要是基础化工原料生产行业,下游为抗生素原料药和制剂行业。基础化工原料、抗生素医药中间体和抗生素原料药及制剂构成了完整的抗生素制药行业产业链。
产业链
抗生素医药中间体的上游是基础化工原料,大部分为石油化工产品,在国家整体调控和各项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基础化工行业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多数基础化工原料能够满足国内生产需求,为抗生素医药中间体行业持续稳定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抗生素医药中间体处于整个化工产业链中下游,与终端抗生素药品消费领域息息相关,抗生素原料药行业的技术更新、政策变化以及景气程度直接决定了对上游抗生素医药中间体的需求状况;此外,部分抗生素原料药生产企业直接从事中间体的生产也会对抗生素中间体行业的格局产生一定影响。我国作为世界原料药的生产和供应大国,现在能生产的原料药达 1500 余种,其中多个品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还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出口国,我国原料药有 90%都供应海外市场,占全球原料药贸易额的 25%左右。
国内抗生素医药中间体行业开展初期,业内厂家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多从事低技术水平、低资本投入的医药中间体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整个行业呈现“多、小、散、乱”为特点的粗放式开展模式,市场集中度有待提高。随着国民经济的开展,国内抗生素医药中间体行业加大与国外企业的研讨合作、整体技术水平持续提高、企业规模逐步扩大;2011 年以来抗生素“限用”政策的出台,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扩大至各专科医院等制度的落地,使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量明显下降,抗生素中间体产品价格的低迷也导致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主动退出市场;加上近几年我国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业内企业环保投入和人力资源成本的大幅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业内部的整合。从中长期开展来看,未来医药中间体行业内企业兼并、淘汰的情况将会越发频繁,企业间竞争将更为激烈,医药中间体行业正在经历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变革过程。
2018 年,抗生素医药中间体行业在国内环保政策持续趋严、节能减排和安全环保要求日益提高影响下,本年度行业内企业深受影响,产品成本上升、产品产能受限,大量的中小企业面临着关停和淘汰的压力。新一轮原料药领域竞争要素已逐渐从过去的产能规模以及成本竞争,向环境污染控制、清洁生产工艺和由此带来的产品质量优越性等“绿色”竞争能力转变,因此合规企业也迎来开展的重大机遇,产品销售价格上涨,作为身处其中的企业,EBET易博(中国)机遇和挑战并存。
3、较高的技术与环境保护壁垒
(1)技术水平壁垒
抗生素医药中间体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关键中间体开发难度较大且核心技术垄断性较强,医药中间体厂商要有强大且持续的研发实力方能满足下游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此外,核心技术、工艺流程、设备装置和关键反应物的选择以及过程控制的差异都会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收率,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和环保标准的提高,使用不同技术的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减少污染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在抗生素医药产业链中,具有独立研发能力、具备核心技术和成本、生成控制方面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行业中持续开展。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先进和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控制方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2)环境保护壁垒
随着可持续开展理念的深入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家对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对抗生素医药中间体行业对绿色生产工艺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标准不断提升。要求化工企业生产场所必须设在规定的化工园区内,投资建设新项目时,需预先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未进行环评或环评未经批准的规划和建设项目,不得批准用地、不得给予贷款或以其他任何形式进行授信;在环保设施的设计、建设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和投产使用;在产品生产工艺设计过程中,企业也需合理设计产后处理工艺和“三废”处理安排。中长期来看,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标准无疑是横亘在抗生素中间体行业新进入者面前一道较难逾越的壁垒,也意味着行业内不具备绿色核心生产工艺和不具有规模成本优势的小型企业将难以生存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