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汽车领域企业现状及开展趋势研究
1、中国专精特新汽车领域上市企业区域分布
中国专精特新汽车领域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沿海地区,占比高达61.3%;总体来看,专精特新汽车领域企业分布规律是由东向西、由南向北企业数量逐渐呈递减趋势。
中国“专精特新”汽车领域上市企业地域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EBET易博(中国)
中国专精特新汽车领域的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占比61.3%,2023年新增和第五批专精特新企业中,14家来自华东。区域分布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递减,东部地区有50家企业,中部15家,西部10家。浙江省和上海市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2、专精特新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上市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专精特新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大多数在25亿以内,主要集中在5-10亿元区间(32.1%)。科博达为收入最高企业,达46.25亿元。总体上,77.4%的企业营业收入低于15亿元。
净利润方面,0-3亿元为主,0-0.5亿元和0.6-1亿元区间企业数量最多。科博达净利润领先,2022年为6.5亿元。
市值方面,企业市值在6-204亿元之间,平均为29.9亿元。市值在11-20亿元的企业占比22.6%。科博达市值最高,204.78亿元。
3、专精特新汽车领域开展趋势
汽车零部件、电池与电机等汽车细分领域中轻量化趋势明显;铝合金在汽车底盘渗透率持续扩大,热成型用钢提高车身撞击能力同时减轻30%的零部件重量,改性塑料在车饰中应用将持续加深。
中国汽车领域轻量化开展趋势
资料来源:EBET易博(中国)
中国汽车领域的轻量化开展趋势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底盘、车身、车饰和电池等领域的轻量化技术应用:
(1)底盘轻量化
汽车底盘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四部分组成,承载了整车超过70%的重量。底盘轻量化不仅提升了整车性能和安全性,也对舒适性有所促进。底盘轻量化相较车身轻量化工艺成熟、成本较低。铝合金在底盘零部件中的渗透率仍处于低水平,但未来开展潜力巨大,随着更多轻量化厂商布局,预计铝合金的应用渗透率将不断增加。
(2)车身轻量化
汽车车身占整车重量的约40%,其轻量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铝合金价格较高且出于安全考虑,现阶段车身结构多采用钢材。不同类型的钢材,如双相钢、复相钢、热成型用钢等,广泛应用于车身领域。热成型钢材因其超高硬度和高成形性等特点,在提升抗撞击能力的同时,能减轻车身零部件重量约30%。随着热成型技术的不断更新,预计未来将成为主流材料,特别是在汽车保险杠、地板和A/B柱等部件中的应用。
(3)车饰轻量化
汽车内饰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包括聚丙烯、玻璃纤维、天然纤维等改性塑料,广泛用于仪表盘、门内板、座椅、地板等部件。尽管这些材料成本较高,改性塑料能够同时满足轻量化、阻燃性、硬度、舒适性和环保性等需求,市场需求持续上升。根据数据,2020年中国汽车内饰改性塑料需求达到180万吨,预计到2025年单车用量将达到200公斤。尽管改性塑料的高成本和工艺复杂度限制了其应用速度,但其在汽车内外饰领域的应用将持续增加。
(4)电池轻量化
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使整车重量增加200-300kg,影响了续航能力,因此电池轻量化尤为重要。电池盒是电池重量的主要来源,占整车重量的10%-20%。顺利获得使用铝合金和搅拌成型铝材、片状模塑料等工艺替代传统钢材,能够显著减轻电池盒的重量。采用片状模塑料与搅拌成型铝材结合的技术,已成为最优的轻量化方案。
总之,汽车领域的轻量化趋势在多个零部件中得到应用,预计随着技术进步和材料创新,轻量化将在提升安全性、性能、舒适性及续航能力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北京EBET易博(中国)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为国家统计局涉外调查许可企业,可给予市场专项调研项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市场占有率报告、十五五规划、项目后评价报告、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认证、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